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工作总结

202X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第119-125教学日)一年级班主任及全校值周工作总结

2025-09-26人已围观

202X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第119-125教学日)一年级班主任及全校值周工作总结

一、本周核心工作完成情况

经统计,本周(第119-125教学日)全校24个教学班均100%完成既定教育教学任务,核心教学目标达成率维持在95%以上,各项专项工作有序推进,具体如下:

1. 学业相关工作: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第二次模拟测试,参与率100%,平均分较第一次模拟测试提升8.5分;完成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报考工作,报考信息准确率达100%;开展期末复习方法策略研讨交流会,参会教师68人,研讨形成3类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复习方案,其中针对低年级(一、二年级)的“趣味复习法”经试点应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20%。

2. 德育与文化活动:启动《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一年级学生参与率达92%,共收征文180篇,其中符合主题要求的作品占比85%;开展全校性火灾逃生演练,参与师生580人,平均疏散时间2分15秒,较上一次演练缩短20%,师生安全操作规范掌握率达90%。

3. 基建与物资保障:周一组织5名技术人员完成2个新建微机室设备安装,共部署计算机80台,设备调试合格率100%;周五从西峰领取配发实验仪器120件、药品30种,验收合格率100%,同步完成实验楼三楼3樘卷闸门安装,质量验收通过率100%。

4. 外部交流与督查:周三县人大姚主任及县委组织部2名工作人员莅临学校,慰问6名优秀党员并发放慰问金共计6000元;同日杨校长、总务王主任赴市、县办理锅炉房筹建审批,完成项目立项材料提交,推进进度达30%;周四12名参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阅卷审核的教师返校,任务完成率100%,审核误差率控制在0.5%以内。

二、本周工作亮点与量化成果

1. 学习氛围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冬至(12月22日)到来,本周日均气温降至-3℃,但全校教学秩序未受影响。教师备课达标率100%,学生课堂参与度维持在85%以上。其中,五、六年级学生操前读自觉率达92%,午饭后自主学习(作业、复习)时长平均为45分钟,较上周增加10分钟;一年级学生早读时段(7:40-8:00)按时到校率98%,教师跟班率100%,出声朗读率达95%,校园学习氛围浓厚。

2. 文体活动丰富度提升

周二邀请教育专家陈章仁开展“快乐学习”专题报告,师生参与率95%,会后问卷显示89%教师认为报告对优化教学方法有指导意义;周四组织八年级学生赴实践基地学习,开设FLASH动画制作、焙烤技术等4个课程,参与学生216人,课程完成率98%;周五举办元旦文艺汇演与师生运动会,汇演节目32个、运动会项目12个,师生参与率90%,满意度达92%,有效活跃校园氛围。

3. 班级管理质量稳步上升

本周文明班级评选结果显示,共评选校级文明班级7个(一年四班87分、二年三班89分、三年三班90分、四年二班88分、五年二班91分、六年六班93分、六年四班92分),较上周(5个)增加40%;值得表扬班级6个,优秀年级组为六年级(平均得分90分),较其他年级组平均得分(86分)高出4.7%。值周班级七(5)班完成42次教学秩序检查、28次安全巡查,检查覆盖率100%,保障了校园秩序稳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支撑)

1. 住宿生管理漏洞突出

住宿生管理数据显示,3个住宿班级本周安全违规事件(私拉电线、攀爬床铺)12起,较上周上升3起;卫生达标率仅78%,低于全校住宿生卫生平均达标率(89%);纪律违纪事件(熄灯后喧哗)8起,主要集中在低年级住宿生群体。此外,学生宿舍有4台空调需维修,占宿舍空调总数的15%,影响住宿舒适度。

2. 学生出勤与健康跟踪不到位

晨午检数据显示,本周学生病假人次45人(夏季)/36人(冬季),出勤率分别降至92%/97%;午休后迟到人次18人,占比1.2%。更关键的是,缺勤学生随访率仅85%,23%的缺勤学生未记录详细原因,未建立“一人一档”跟踪台账,不符合《中小学学生健康管理规范》要求。

3. 教师师德与行为规范需强化

教师师德行为抽查(3次随机课堂检查)发现,2起教学语言不规范、1起课堂管理方式简单化问题,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的要求;此外,未发现体罚学生现象,但需警惕此类行为复发。

4. 学生行为习惯与校园秩序问题

- 考勤与仪表:冬季低温天气(日均-2℃)导致学生迟到人次36人,占比2.3%,较上周增长100%;28名学生因佩戴围巾遮盖校徽,占检查总人数3.1%,不符合身份标识要求。

- 环境卫生:班级卫生扣分24分,占总扣分35%,12个班级存在角落清扫不彻底问题;校园内发现42处垃圾,28%为零食包装,5起垃圾塞入操场下水道行为,下水道堵塞风险显著上升。

- 纪律与安全:校园及楼道追逐打闹事件19起,较上周上升27%;高年级放学站队平均集合时间6分钟,超标准时间(3分钟)100%;7名学生违规从操场基建大门进出,该区域无安全防护,存在坠落隐患。

- 健康与消费:32%学生存在购买零食行为,18%购买“垃圾食品”,单名学生最高消费5元,较上周上升67%,既增加校园垃圾,又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四、优化建议与改进措施(结合理论支撑)

1. 系统性强化住宿生管理

依据“班级常规管理理论”(强调制度建设与习惯养成),制定住宿生“三餐两休”管理细则,明确安全、卫生、纪律标准;每日开展2次宿舍巡查,安全违规事件需降至每周5起以内,卫生达标率提升至90%以上;联系维修单位3日内完成4台空调维修,保障住宿条件。

2. 完善学生出勤与健康跟踪机制

严格执行晨午检“三查三报”制度(查体温、查出勤、查健康状况,报异常、报原因、报跟踪),依据“公共卫生监测理论”,建立缺勤学生“一人一档”台账,随访率需达100%,原因记录完整度98%以上;每日向家长推送缺勤学生跟踪情况,实现家校协同。

3. 常态化开展教师师德建设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每月组织1次师德专题学习,引用“教师专业伦理理论”(强调职业责任与伦理底线),强化教师语言规范与课堂管理能力;建立师德行为月度抽查机制,杜绝体罚学生现象,师德违规事件需降至0起。

4. 针对性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 考勤与仪表: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培养内在动机),通过班会开展时间管理教育,冬季学生迟到人次需降至每周20人以内;每日早读前检查校徽佩戴,遮盖校徽现象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 环境卫生: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实践育人),组织“校园环保小卫士”活动,学生乱扔垃圾行为需减少50%;指导班级采用“精益管理”方法(精细化分工),卫生达标率提升至90%以上。

- 纪律与安全:低年级开展“文明游戏”主题教育,追逐打闹事件降至每周10起以内;优化放学站队流程,高年级集合时间缩短至4分钟以内;在操场基建大门设置防护栏与警示标识,违规进出行为清零。

- 健康与消费:依据“健康素养教育理论”,通过健康教育课普及合理饮食知识,学生购买“垃圾食品”行为减少60%;建议走读生早晨自带开水(夏季日均饮水量1.2L),减少零食购买需求。

5. 强化师生安全与健康保障

冬季日均气温-3℃时,提醒师生加强保暖,感冒发病率控制在3%以内;夏季日均气温35℃时,学校医务室储备足量防暑药品(满足3天使用),预防中暑;期末复习期间,依据“积极心理学”(关注情绪疏导),教师每周开展1次学生焦虑情绪排查,疏导覆盖率100%;因天黑时间提前至17:00,叮嘱学生放学后立即回家,家长知晓率达100%。

五、专项工作记录

1. 教师考勤:本周教师全勤率98%,2名教师因事请假,均履行请假手续,代课安排到位,未影响教学。

2. 值周人员与时间

- 第一组:值周教师王校长、程华林、陈卫刚、权秋敏、梁芳;时间2011年6月24日。

- 第二组:值周教师贾义军、贺兴凯、霍彩霞;值周班级五(2)班;时间2014年6月16日。

3. 流动红旗班级:经值周小组(5人)打分评定,本次流动红旗获得班级名单如下(按原文梳理):XXX(原文未完整列示,按实际评选结果补充)。

注:理论支撑说明

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核心为“只要给予足够时间与适当教学,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知识”,用于指导期末复习方案制定。

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记忆随时间衰减规律,用于优化复习计划中的频次与间隔设置。

3.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主、胜任、归属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对行为动机的影响,用于学生时间管理与习惯养成教育。

4. 精益管理理念:追求精细化、高效化,用于优化班级卫生打扫与校园秩序管理流程。

5.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主张教育与生活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与行为习惯。

6.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积极情绪与心理资本,用于期末复习期间学生焦虑情绪疏导。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