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fanwendaquan > gongwenfanwengongwenfanwen

2023年度重阳节民俗作文,菁选2篇(范例推荐)

2025-08-24人已围观

2023年度重阳节民俗作文,菁选2篇(范例推荐)
  重阳节的民俗作文1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重阳节民俗作文,菁选2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的民俗作文1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民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民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的民俗作文2

  登高点,白天爬乌山,晚上登于山

  早在3000年前的闽越古国,就有关于“福州登高”的记载。福州的《三山志》,记载了闽越王无诸登高的故事,他登高的地方当时叫“九日山”,就是现在的于山。

  “福州登高的意义,是希望小孩快快长大,这点和外地也不同。”福州有句俗语:“白天爬乌山,晚上登于山。”这句俗语,说的就是“这两座山是福州人登高常去的地方”。城里的人登高的地点在乌山,台江那里的人登高的地点在大庙山,而仓山区的登高地点在烟台山。

  乌山上有两块很*滑的大石头,相倚而立,十分奇特,人家说这叫做“桃瓣李片”,当时大人带着孩子登高,让孩子在上面跳一跳,意思就是很快长高了。

  放风筝,重阳还没到,已开始做风筝

  “纸鸢”音同“灾殃”(福州话),纸鸢断线飞走就等于“灾殃”随风而去。于是,福州重阳放纸鸢从此又有了一层和气驱灾的含义。

  重阳节还没到,大家就开始做风筝了。大家做的风筝形状各异,有的画龙头,有的画蝴蝶,还有的画八卦鹞。风筝做好了,就要到乌山上去放。而乌山放风筝的地点,郑子端还记得就在石天景区附近。

  九层粿,一年只卖一天,边吃边登高

  九月九登高,“高”和“糕”是谐音,因此节日期间,福州还有一种特制的糕点——九层粿,寓意节节高和登高消灾之意。

  乌山大洋晶典对面的聚福园是一家几十年的老字号糕点店,一年中他们只有重阳节当天卖九层粿。九层粿制作工序繁琐,要先蒸熟一层,再铺上一层,再蒸熟,再铺,直到九层。现在都是用煤气灶,不比以前的煤炉,制作难度加大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知道重阳节要吃九层粿,只有一些老福州才会记得这个民俗。

  “以前卖九层粿的时候,还要插上彩色的小旗,主要是吸引小孩子的注意。”老福州登高前,都会买点九层粿,边吃边登高。

  推荐访问:重阳节

  作文

  民俗

  重阳节民俗作文

  菁选2篇

  重阳节的民俗作文1

  重阳节的民俗作文四百多字

  重阳节风俗的作文

  重阳节风俗作文500字作文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