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fanwendaquan > gongwenfanwengongwenfanwen

2023年《西门豹》教学设计篇3篇

2025-08-23人已围观

2023年《西门豹》教学设计篇3篇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西门豹》教学设计篇3篇,供大家参考。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两千年前,西门豹管理邺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散到那里的豪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为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繁荣起来的故事。文章刻画了西门豹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与民作主,为民除害的形象。文章在写作上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记叙了西门豹破除迷信的经过。描写了西门豹如何将计就计,惩除邪恶,除害兴利,尤其是教育群众场面写得特别精彩。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了解都比较少,加上学生*时所看的课外书,很多都是趣味性比较大的书。对于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兴趣不太浓,加上文章的含义比较深刻,要体现西门豹做法的妙处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

  设计理念:

  学生对语文 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设计特色:

  从语言入手,体验情感,又熏导语言艺术;超越文本,提升语言,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读准确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部分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弄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教学重点:

  找出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

  教学难点:

  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到你们班来上课,听说同学们*时上课都非常爱动脑筋的。希望这节课老师能认识到爱动脑筋的你。那上课前我们先来互相认识一下好吗?师:自我介绍:我姓×名叫**。你们也能用老师刚才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吗?指几名学生自我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原来我们的姓名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姓都是一个字。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古代的人。简介“西门豹”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主要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

  2、指名简单归纳内容

  3、学习生字

  座位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4、理解部分词语

  1)再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在旁边打个小问号。

  2)小组学习(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图片)

  3)汇报

  三、理解课文

  讲读课文第一段: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西门豹他刚来到邺这个地方看到了什么?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课文里划出相关的重点词语。

  2、 指名回答:板书: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3、 理解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4、 西门豹为了解原因,摸清底细,找来了当地的一位老大爷来问话,下面就请座位两个同学合作读一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四问四答,了解那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吧?(边学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1) 座位合作学习

  2) 指名回答 板书:巫婆、官绅给河伯取媳妇

  年年闹旱灾

  3) 听了老大爷的回答,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这些原因是什么?

  指名说:天灾、人祸

  4) 指导朗读老大爷与西门豹的对话。

  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

  四、拓展说话练习

  师:同学们都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吗?造成邺田地荒芜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指名发表意见)

  五、总结:

  而西门豹他有没有立刻把巫婆、官绅抓起来处死或者跟他们同流合污呢?他会怎么做呢?你觉得他的做法妙在哪里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13.西门豹

  巫婆、官绅 (人祸)

  田地荒芜 给河伯娶媳妇

  人烟稀少 年年闹旱灾 (天灾)

  第二课时

  一、课件出示(西门豹的做法妙在哪里?)

  1、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又该怎么研究?

  指名回答:板书:说、做

  2)师: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3)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交流交流。(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

  2、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1)师: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指名说)

  2)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的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中有话,话外有意,那么,他当时是以怎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再在这些句子中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好好读读,读出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学生练读)

  3)师:你们想先读哪一句?(指名读——评价——再指导读)从读中体会西门豹的语气。

  (其他的句子也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读,教师灵活处理,灵活指导,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和习惯反复读,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

  4)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书上说,这一天,漳河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指名说)

  5)师小结: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看来西门豹的做法的确巧妙呀!(板书:妙)这以后为官的好好做官,老百姓不再相信迷信,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段。

  3、继续质疑问难,你还有什么问题?(指名质疑)

  4、作业:完成小练笔。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会认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灌溉、旱灾、田地荒芜、提心吊胆、人烟稀少、面如土色、眼睁睁、磕头求饶”等词语。

  2、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按顺序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复述课文。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积累生动形象的语言。

  5、初步懂得解决问题必须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办好事的道理,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及其巧妙之处,并受到尊重科学,为老百姓办好事等品德修养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抓重点段给课文分段;知道西门豹是如何将计就计惩治首恶,破除迷信的。西门豹到河边送新娘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联系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教学挂图。

  学生:收集一些西门豹的相关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门豹(板书,并学习生字“豹”),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课文学习来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西门豹)

  二、自读课文,感知引疑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写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为当地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造句。灌溉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磕头求饶。

  3、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四、学着概括,理清线索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在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小组交流、思考:西门豹管理邺地时做了哪三件事?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3、反馈: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9段)摸清底细。(调查)第二部分:(第10~15段)破除迷信。(除害)第三部分:(第16段)兴修水利。(开渠)

  五、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1~9段:西门豹到邺任地方官时,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3、勾画: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妇。)

  (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了解首恶者:巫婆和官绅勾结。)

  (3)新娘从哪里来?(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了解漳河的情况: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4、结合四次对话,再进行分角色朗读训练。读后评议。

  5、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二)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段)。

  1、师: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2、小组朗读、交流: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下令禁止给河伯娶亲?西门豹想了哪些计策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用“”勾画出有关内容。

  3、西门豹调查了解邺地的实情之后,他是怎么说的?“我也去送新娘”这句话含义深刻,你是怎么理解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地去看看西门豹是怎样去“送”新娘的。(齐读第10~13段。)

  4、全班交流:先说说西门豹先后惩治了哪些人,是以什么理由并用什么办法惩治的。再说说批注了哪些体会,如果与其他同学批注了同一地方,你还有独到的见解,可以补充。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教学:

  (1)惩治巫婆。

  ①西门豹怎样当众“送”他们去死的呢?

  ②西门豹看到满脸泪水的新娘会想到些什么?

  ③西门豹找了什么理由惩治巫婆?(用勾出西门豹说的话。)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找了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惩治巫婆?惩治巫婆最关键的话在哪里?从字面上看他说这句话时是以什么语气来说的?“麻烦”是什么意思?按这种理解该怎样读?西门豹内心深处真的是很客气的吗?如果不是,那又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门豹态度强硬、不容分辩?

  ④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

  (2)自学惩治官绅头子部分。

  ①西门豹借着送新娘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露痕迹地当众处死了“神害”的首恶分子,这样达到了什么目的?

  ②作为县官的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他又在想些什么呢?

  ③西门豹说这些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体会西门豹说话的语气和心情,同桌练读。)

  5、作为邺地的大官,他手握大权,完全可以直接杀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官绅,可他却选择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借送新娘当众处死了他们,达到了什么目的?西门豹借送新娘实际上做了什么?他送走的仅仅是两个人吗?这个办法真巧妙啊!这叫什么办法?

  (三)学习“兴修水利”部分(第16段)。

  思考: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六、根据提纲,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1、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了解真相。

  (2)救出新娘。

  (3)惩治巫婆。

  (4)破除迷信。

  (5)教育百姓。

  2、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最佩服他什么?

  七、总结

  师:这一天,漳河岸边站满了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此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什么呢?

  附:板书设计

  西门豹摸清底细了解原因:河伯娶媳妇

  了解首恶者:巫婆和官绅勾结

  了解受害者:有女孩子的人家

  了解漳河的情况: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破除迷信惩治巫婆

  惩处官绅

  推荐访问:西门豹

  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篇3篇

  《西门豹》教学设计优秀篇1

  西门豹的教学设计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西门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