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3篇
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3年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3篇

2023-02-27 08:50:0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1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菁选3篇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1

  《找规律》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下面是本文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涂一涂、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能根据图形之间的排列认识物体的一些简单规律。

  2. 理解一些事物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并能运用找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规律的习惯,感受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利用所学知识能自己创造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会找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先和老师做个游戏,仔细观察我是怎么做的,看懂了就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拍肩……拍手,猜一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想到的?

  评价:你们真会观察。

  2.谁能像老师这样领着大家也做一个这样有趣的游戏?(2个)

  好玩吗?一会课上会有更有趣的游戏等着你们呢。准备好了吗?上课。

  一、比赛中感知规律

  (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在游戏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了规律的价值。)

  激趣导入,感知规律:

  1.同学们,我们先来男女生比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老师这里有两组图片,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按顺序都记下来,男生记第一组,女生记第二组,开始。

  预设:女生记得快。

  问:女生记得这么快?为什么男生记不下来?

  生1:女生记得是重复的或者有规律的。

  生2:女生记得简单。男生记得乱。

  小结:奧,原来不是男生的记忆差,是女生总是记得兔蘑菇,兔蘑菇是有规律的。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

  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看(出示主题图),这些孩子把教室布置得多漂亮呀,他们都是用什么布置的?在漂亮的彩旗、灯笼、小花中还藏着数学秘密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把你发现的秘密说给同桌同学听。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最快乐的时刻,在此创设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2、观察,同桌交流

  3、发现规律,汇报:

  那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1)彩旗:一黄一红

  ①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肯定回答较为哆嗦如: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

  ②谁和他发现的一样,再说说。

  老师把你看到的贴出来,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问:下边贴什么?贴个蓝的行吗?为什么?接着说下去,一黄一红,一黄一红……

  评价:他们观察的可真仔细。

  ③把老师贴出的一齐说说,师打节拍生读。

  ④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是这样)问:哪样?什么意思?总是这样,就是重复。

  ⑤追问:谁在重复?老师圈圈,画竖虚线,用手指黑板,一组一组出现,就是重复。

  师小结:彩旗是按照一黄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你们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规律。

  谁来完整的说说彩旗是按什么重复排列的。

  (训练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叙述完整的话语)

  (2)灯笼、小花方法同彩旗教学方法一样。(每说出一个规律课件跟上)

  灯笼是按照一紫一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后面两个呢?

  小花是按照一绿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的。问:中间两个呢?指一组生接着往后排。

  注意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达出灯笼、小花的规律。

  (3)小朋友队伍:看,这些孩子在自己布置的教室里练习舞蹈呢!你从小朋友的队伍里发现了什么秘密?(抽生说并表扬生:你的规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师:他们是围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为开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为开始呢?(一女一男)

  小结: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刚才,通过观察,你们不但从彩旗、灯笼、小花中找到了他们颜色上的排列规律,从小朋友的队伍中找到了性别的排列规律。

  (4)不同颜色数量不同

  如果这样布置教室呢?

  你觉得有规律吗?读出来。问: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规律的?后边该是什么色的灯笼?

  (5)形状不同

  如果这样布置教室呢?

  有规律吗?读出来。问:你是按什么不同找到规律的?后边该是什么?

  (6) 观察比较,这两组图形都有规律,有什么不同?

  小结:在找规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颜色的变化,还要注意到形状的变化,甚至还要注意数量的变化。

  4.那再和前面的小花、彩旗、灯笼比一比,又有什么不同?

  小结:看起来,规律不是单一的,同一形状,不同颜色重复排列有规律,不同颜色,数量不同重复排列也有规律,同一颜色,形状不同,数量也不同重复排列还有规律,那我们就说,只要不断重复排列就有规律。

  三、操作中创造规律

  1.接下来,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创造出新的规律。

  听清要求: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出更新的一组规律。我们看看谁摆出的规律又漂亮又与众不同。

  2.同时指名到黑板上摆规律。

  汇报展示:

  (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拼摆出规律的图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这个环节体现了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

  (本课的教学没有停留于寻找规律和创设规律上,而是适时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获得灵活性的思维磨炼。)

  四、练习中巩固规律

  导语:你们能够创造出这么美的规律,下面快来判断判断。

  1.判断,这是不是有规律的排列?

  讨论、交流

  评价:你们可真会交流。

  2.快想一想,这三组图形如果每组按规律排下去,哪组第6个是红色的?

  学生猜,老师问: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或问为什么?)

  五、作业中运用规律

  看书88页例1我们讲过了,例2说一说,89页例3和下边的做一做涂色。

  六、生活中欣赏规律

  1.我们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很多,谁能说说?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9页例题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会用语言描述。

  2.学生能根据规律,用除法算式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并会正确地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深刻的体会

  3.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难点:根据余数作出正确判断

  一、感知、描述规律

  1.猜图导入,感知规律

  (1)猜图形

  (2)说规律

  我们就可以说圆、三角形、正方形三个一组,依次排列的。

  (板书:三个一组圈起来,每三个一组,依次排列。)

  2.描述规律,巩固认识

  这些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屏幕)

  生:三角形、五角星、正方形、圆形每四个一组,依次排列。媒体:分组圈出这些图形呢?

  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形,依次排列。

  媒体:分组圈出

  3、小结揭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排列中的规律问题。

  二、探索、利用规律

  1、例:黑板上图形,照这样摆下去,第17个会是什么图形呢?

  (1)你会做吗?用你的方式做一做。

  (2)做完了吗?四个同学讨论一下。

  (3)你是怎么想的?

  17-3=5……2(板书)

  a:解释算式

  17是什么意思?(17是总数板书)为什么要除以3呢?(3个一组板书↑)

  商5是指什么?(有这样的5组)(板书:组○○)

  余数2又是指什么呢?(还多2个)(板书:个——)

  b:精确定位

  这就是说第17个图形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第六组中的第二个。为什么是第六组?(因为有这样的5组多了2个,这2个是第六组的图形)

  第六组中的第二个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c:深入体会

  第六组图形老师并没有摆上去啊,你是怎么知道是三角形?

  第一组中的第2个图形是三角形,所以第六组的第二个也是三角形。

  为什么看第一组的图形就知道第五组的图形了呢?

  对,这里每一组图形的第二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第六组的第二个图形肯定也是三角形。

  (3)验证

  你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再来摆摆看。(板书:摆出六组图形)

  (4)小结:

  看来,我们不光可以用摆的方法知道第17个是,还可以用除法来判断,你们喜欢用哪个方法?

  第17个图形我们是用除法来计算的,那么其它序号的图形例如第19个,第24个能用除法来判断吗?看来用除法可以判断出这些图形中的第几个是什么图形。

  2.看算式判断

  看来,我们要知道这组图形中的某一个是什么图形,首先要看它是第几组中的第几个。这儿老师有几个算式,你能根据算式判断吗?

  25 3=8……1 30 3=10 71 3=23……2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具准备:

  红、蓝三角形各若干个;彩色笔3支;一张16k白纸的1/4。

  教具准备:

  主题图5幅。

  教学过程:

  一、摆摆猜猜,引出课题:

  1、师:请生在桌上摆出一个红的三角形,紧挨着一个蓝的三角形,一个红的三角形,一个蓝的三角形……问:猜一猜,接下去该摆出什么颜色的三角形?为什么?

  2、先同桌两人商量后全班交流。

  3、引出课题:“找规律”

  4、点:摆放三角形中有什么规律?“一红一蓝一红一蓝一红一蓝……”这样的次序排列的。

  (通过摆放“一红一蓝”三角形的学具操作,引出“找规律”的主题,让学生发现“规律”就在身边,而且很鲜明,激起探索“规律”的欲望。)

  二、建立表象,感受“规律”

  1、 主题图1:庆“六一”联欢会,装饰教室,挂彩色的三角形

  (1)、接着挂什么?为什么?

  (2)、先两个同学商量后全班交流:“一黄一红”的次序排列的。

  (数量相同,形状一样,颜色循环变化规律的渗透,在上面操作的基础上抽取出来,按“颜色”变化规律排列。由实践操作过渡到形象表象,感受“规律”。)

  2、 主题图2:

  教室里又挂上了彩灯美丽吗?漂亮吗?为什么美丽漂亮?“一盏红灯笼,一盏彩灯”(数量相同,形状,颜色变化规律。)

  3、 (黄) (红) (蓝)……你能发现这幅画的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告诉你最要好的朋友。

  (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感知数量、形状、颜色等变化的规律,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由简单渐渐过度到稍复杂的“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让学生充分感受“规律”的丰富多彩。)

  (变化循环的内容由原来的2个物品拓展到3个物品,留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更慎密的数学思想。)

  三、排队游戏,拓展规律

  1、一男二女一男二女排成圆形,为下课跳圆舞曲作准备。

  想一想接下去会请谁?愿意上台的请举手(通过举手了解学生发现规律的程度:男生举手多,还是女生举手多)(数量由一个增加到2个)指名让学生自己请同伴。(让学生亲自参与规律形成的过程。)

  2、 你还能创造出另外有规律的排法吗?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交流,演示,最后全班组际交流。

  (开放式的“规律”设计,一下子将学生的视野打开,感受到“规律”的美丽)

  (“找规律”学生在熟悉的“排队”情境中感受,让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四、再次感受,表达规律

  1、 很快的找出规律:“一个萝卜,二个辣椒,一个萝卜,二个辣椒……”

  (1)、形状(萝卜,辣椒)颜色(白,红),数量(1,2)循环变化的规律

  (2)、看到的规律写下来,用数字表示(对着图写)

  2、欣赏老师画得图,作出简单评价,先四人小组后全班交流

  2个黄的 ,6个蓝色的 ……

  (颜色,数量,大小循环变化规律)

  (一方面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大小、形状、颜色、数量循环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让学生从感性的图形中抽取出数字,为数字排列规律的探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设计图案,创造规律

  1、 静思:(美丽、漂亮、有规律)想一想准备画什么?怎样表达?要求:先静静地思考一会儿后动手操作。

  2、 独立创作,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3、 四人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1)、将自己创造的图案介绍给大家,其余3人验证规律是什么?

  (2)、将规律写下来。板演的两位学生先进行,后全班学生各自进行。

  (设计有规律的图案,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将作品展示出来,请大家欣赏,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同时享受到创新的乐趣。)

  六、课堂小结

  生活中有规律的事件隐含着数学问题。让我们努力地发现生活的美,从而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后反思

  “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考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内容的选择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设计出有规律图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数学精神。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找规律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菁选3篇 小学数学《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1 小学数学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找规律 一下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