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2024年社区门诊统筹基金(3篇)

2025-08-24人已围观

2024年社区门诊统筹基金(3篇)
  篇一:社区门诊统筹基金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统筹基金划入标准的通知

  【法规类别】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发文字号】深人社规[2011]1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2011.01.06【实施日期】2010.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统筹基金划入标准的通知

  (深人社规〔2011〕1号)

  各有关单

  1/1

  篇二:社区门诊统筹基金

  到门诊看病时,医保卡上的个人账户没有余额了,统筹基金报销部分还有额度,为什么?

  其实出现你说的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观点。

  职工医疗保险,不管是单位在岗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的,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个人账户部分。个人账户部分其实很少,一般为个人缴费部分,也就是缴费基数的2%,单位缴费部分是记入统筹基金的,这个部分占到了缴费基数的6%,相当于个人缴费部分的三倍,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医疗保险的比例也是8%,全部由自己来承担缴费金额,但是记入个人账户的仍然只有2%。

  由于个人账户部分,是由自己来支配使用的,可以到定点药店去买药,也可以到医院去看门诊,只要能刷社保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所以每月划入个人社保卡的资金并不是很多。比如缴费基数为5000的人,每月划入个人社保卡的资金只有100元,划入统筹账户的资金为300元,那么划入个人社保卡部分,个人是完全可以支配使用的,不但自己用,家人买药,挂号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如果个人社保卡使用比较频繁的,每月那100元是完全可以用完的,当你到医院挂号或是看病时,社保卡上没有余额了,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里面的余额已经被你用完了,如果要想有余额,需要新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划进来才行。

  但是统筹部分,只要平时没有生病住院,甚至没有出现过住院的情况,统筹部分的余额就是比较充裕的,即使一年里你住了几次医院,只要是正常缴纳了医疗保险,没有住院次数的限制,每次住院都是可以按照比例来进行报销的。所以有人说,缴纳医疗保险的,住院次数越多越划算,其实这种观点带有局限性,按照我的理解,缴纳了医疗保险,其实一次医院也没有住过的最划算。虽然没有享受到医疗报销的待遇,但是说明自己身体健康,没有到医院去受罪,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总之,到门诊看病时,社保卡没有余额了是完全正常的,说明你

  平时使用社保卡的几率比较高,每月返还的钱基本上用完了,而统筹账户部分,是由统筹基金来报销的,只要正常缴纳了医疗保险的,都会有余额,都会享受住院的报销待遇。

  篇三:社区门诊统筹基金

  定点医疗机构门诊统筹基金使用情况监测指标

  1.门诊费用的预防控制:

  -门诊诊断项目数目:该指标反映了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诊断复杂程度,与门诊费用的预防控制密切相关。

  -门诊就诊人次:与门诊诊断项目数目相比,该指标反映了门诊患者的总体规模,不同规模的定点医疗机构对门诊费用的控制程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门诊药品费用比例:该指标反映了门诊患者就诊时使用药品的比例,合理管理药品费用对门诊统筹基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费用结构的合理性:

  -门诊费用构成比例:将门诊费用按照不同分类(如药品费用、检查费用、治疗费用等)进行划分,分析每一项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比例,以评估费用结构的合理性。

  -门诊医疗服务人员费用比例:该指标反映了医疗服务人员所耗费用在门诊总费用中的比例,可以用于分析医院的管理效率。

  3.统筹基金使用效益:

  -门诊均次费用:将总门诊费用除以门诊就诊人次,计算出每次门诊就诊的平均费用,该指标可用于比较不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门诊费用效益。

  -门诊医疗费用社会平均水平比例:与门诊均次费用类似,该指标可比较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与社会平均水平的比例,以评估门诊费用的合理性。

  推荐访问:社区门诊统筹基金

  统筹

  门诊

  基金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