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党建材料
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申报材料
2025-08-25人已围观
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申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申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申请者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一、课题负责人及组成人员情况
课题负责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学生党支部书记
职称
讲师
研究专长
学生党务,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学历
硕士
最后学位
硕士研究生
担任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办公手机: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341000
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包括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从事
专业
工作单位
课题分工
本人签名
预期
成果
A,C
A. 研究报告B.专著;
C.论文(集);
D.工具书(教材);
E.电脑软件
字数
(单位千字)
10
申请经费
0.5万元
预计完
成时间
2022年11月12日
二、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与党建相关的课题(包括国家省市及学校各级各类)
三、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已有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推荐人意见
姓名
职称
单位
电话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
姓名
职称
单位
电话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 日
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B表
研究方向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起止时间
2020.11-2022.11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论文
课题成员概况
课题主持人专业技术职务
总人数
高级职称人数
中级职称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博士
人数
硕士
人数
学士
人数
中级
4人
1人
2人
1人
4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意义,重点要写清楚实践指导意义(限700字以内)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高等学校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才能把育人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思政”视域下如何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把握历史契机,实现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还属于探索、讨论阶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用更新、更先进的理论创新党员思政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更为符合现实状况,更易被党员同志接受的思政教育培养体系,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性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是时代的需要。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理论和现实途径。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拟突破重点和难点(限2000字以内)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局面。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变,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面临新的难题,这给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课题从“大思政”格局下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出发,提出新的任务和使命,研究和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的新任务,新挑战,为做实做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出新途径,新思路。
1、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
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有:不良思想潮流冲击,经济所呈现的负面效应等。
2、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梳理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从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呈现的主要问题有:党建思政工作力度深度不足,教育缺乏系统性等。
3、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出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调整,只有在不断的创新改革下,才能把新时代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做实做强,促进党建和思政工作良性循环发展。
本课题主要从制度,理念,管理,实施方法四个方面对党建思政工作进行综合提升创新。
拟突破的重点:结合本校实际和办学特点梳理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和长效机制等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难点:借鉴吸收以往党建工作优秀做法,把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党建+工作理念和“大思政”格局,全面发挥党建和工作共同监管和导向作用,是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限1000字以内)
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和文献法。
调查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及走访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中的创新改革举措等。
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收集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的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吸收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关于基层党建思政建设的观点和思路,集思广益,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研究进程:
2020.11-2021.03课题申报立项和准备阶段
2021.04-2021.10课题调研阶段
2021.11-2022.06课题相应论文撰写发表
2022.07-2022.11结题材料撰写,结题
四、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限200字以内)
1、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扎实推进提供操作思路和建设方案。
2、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课题研究成果能在江西省高职院校中广泛采用,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推动高职院校党建思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研究课题
党建
基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 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申报材料,供大家参考。
申请者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一、课题负责人及组成人员情况
课题负责人情况
姓 名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学生党支部书记
职称
讲师
研究专长
学生党务,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学历
硕士
最后学位
硕士研究生
担任导师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联系电话
办公手机:
E-mail: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341000
课题组成员分工情况(包括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职务
从事
专业
工作单位
课题分工
本人签名
预期
成果
A,C
A. 研究报告B.专著;
C.论文(集);
D.工具书(教材);
E.电脑软件
字数
(单位千字)
10
申请经费
0.5万元
预计完
成时间
2022年11月12日
二、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与党建相关的课题(包括国家省市及学校各级各类)
三、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已有与本项目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推荐人意见
姓名
职称
单位
电话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日
姓名
职称
单位
电话
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月 日
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管部门意见:
(盖章)
年月日
B表
研究方向
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起止时间
2020.11-2022.11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
论文
课题成员概况
课题主持人专业技术职务
总人数
高级职称人数
中级职称人数
初级职称人数
博士
人数
硕士
人数
学士
人数
中级
4人
1人
2人
1人
4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意义,重点要写清楚实践指导意义(限700字以内)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高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高等学校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才能把育人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大思政”视域下如何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把握历史契机,实现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跨越式发展,还属于探索、讨论阶段,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高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用更新、更先进的理论创新党员思政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更为符合现实状况,更易被党员同志接受的思政教育培养体系,是当前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性实践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是时代的需要。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理论和现实途径。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拟突破重点和难点(限2000字以内)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局面。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变,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面临新的难题,这给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课题从“大思政”格局下的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出发,提出新的任务和使命,研究和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面对的新任务,新挑战,为做实做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出新途径,新思路。
1、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研究。
当前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有:不良思想潮流冲击,经济所呈现的负面效应等。
2、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梳理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从党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呈现的主要问题有:党建思政工作力度深度不足,教育缺乏系统性等。
3、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一定要做出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调整,只有在不断的创新改革下,才能把新时代基层党建思政工作做实做强,促进党建和思政工作良性循环发展。
本课题主要从制度,理念,管理,实施方法四个方面对党建思政工作进行综合提升创新。
拟突破的重点:结合本校实际和办学特点梳理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建立健全党建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机制和长效机制等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难点:借鉴吸收以往党建工作优秀做法,把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党建+工作理念和“大思政”格局,全面发挥党建和工作共同监管和导向作用,是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限1000字以内)
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和文献法。
调查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及走访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中的创新改革举措等。
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收集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的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学习吸收学者们提出的各种关于基层党建思政建设的观点和思路,集思广益,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借鉴。
研究进程:
2020.11-2021.03课题申报立项和准备阶段
2021.04-2021.10课题调研阶段
2021.11-2022.06课题相应论文撰写发表
2022.07-2022.11结题材料撰写,结题
四、研究成果预计去向及使用范围(限200字以内)
1、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建设扎实推进提供操作思路和建设方案。
2、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希望课题研究成果能在江西省高职院校中广泛采用,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思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推动高职院校党建思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研究课题
党建
基层
上一篇:督察工作交流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