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优秀范文】
2025-08-25人已围观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优秀范文】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颠倒歌》,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环境创设图画,节奏卡,动物头饰,音乐磁带重点与 难点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颠倒歌》,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环境创设图画,节奏卡,动物头饰,音乐磁带重点与
难点学习《颠倒歌》的部分节奏和旋律。
活动过程:
一、看《颠倒歌》图片、引起幼儿兴趣(用图片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透过图片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有趣之处。)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图)你看这地方有什么不对劲吗?
2、幼儿观察交流说出:图上小老鼠是城里的大王,狮子在向小狐狸鞠躬,蚂蚁能扛大树,大象没力气;小鸟在大海里游泳,小鱼在蓝天里飞,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都反了。
师:这就是颠倒城,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二、学习《颠倒歌》歌曲节奏(通过游戏跟小青蛙去颠倒城,在游戏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熟悉歌曲的节奏。)
1、师:瞧!鼠大王派了一群可爱的小青蛙来接我们啦!它们身上还有节奏呢,你会拍吗?拍对了你就可以和小青蛙做朋友了。出示有节奏的青蛙头饰:
1、 2、x x 3、x — 4、x x x 5、x 0
2、游戏
逐条出示节奏卡,如:| |x x︱x—|,请全体幼儿边学小青蛙的叫声边学青蛙跳跃的样子。有头饰的学生根据出示的节奏顺序跳上来排成一行,排对了,一起学一学、拍一拍,读一读。
3、教师带领幼儿把节奏完整的学一遍。
三、学唱《颠倒歌》歌曲旋律(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歌曲的节奏,在此基础上让孩子逐步学习歌曲的旋律,为之后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对孩子来说唱旋律较有难度,可以让孩子用小青蛙的叫声“呱”来唱。)
1、师:小青蛙说,如果我们会唱这段旋律,就可以进城啦!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的旋律数遍。
四、学唱歌曲《颠倒歌》。(在学习了歌曲节奏和旋律之后,进入了颠倒城,让孩子学会颠倒城里的歌曲《颠倒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师:我们终于来到颠倒城了,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正唱着颠倒歌欢迎我们呢。
1、教师示范演唱《颠倒歌》。
2、出示歌曲节奏图谱,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2—3遍。
3、请幼儿边念歌词边想象动物的形态。
4、听琴声带领幼儿学唱歌词数遍。
5、请幼儿集体演唱表演歌曲。
五、小结(通过让孩子自己说一说,使他们能够知道正确的自然知识。)
师:这个颠倒城太有趣了,小朋友,在我们的大自然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吗?
幼儿:不会。
师:那正确的应该怎样呢?
幼儿: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公鸡喔喔啼,母鸡会生蛋……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歌词的"大意。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的学习歌曲,掌握节奏。
第三环节是拓展幼儿的生活讲演。
反思与调整:
**x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2
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准备:
1.了解一切动物的基本特点。
2.配套磁带或CD。
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师:今天,我们去森林王国游玩吧?森林王国会有哪些动物呢?我们一起猜一猜,学一学。
猴:吱吱吱。
狮:小猴子你怎么来了?
猴:小朋友们快做好,我来要告诉大家森林王国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师:咦?奇怪的事?是什么事?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2.看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见了哪些奇怪的事情?这些事情和我们*时知道的情况一样吗?它们都怎么啦?
是呀,森林王国里发生的事情全反了,颠倒了,老师把这些有趣的事情变成了一首歌,听《颠倒歌》,
我请小朋友来听一听。
3.教师清唱,分段学歌词。
师:这首歌有去吗?你们想学吗?想要唱好这首歌,必须要闯过三关。
(1)第一关要记住歌词:
刚才老师唱的歌叫什么?(《颠倒歌》)一共有几段歌词?第一段歌词说了什么?第二段歌词说了什么
?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出示一个图片,完整说一句。(按节奏)
第一段图片出示完,带领幼儿完整念。(按节奏)
第二段完整念。听音乐,拍手把歌词念一遍。
(2)第二关,唱准节奏:
出示节奏图,念歌词,重点练习休止符。歌词我们都会了,但唱好这首歌,还要把握好节奏。
师:这是这首歌的节奏,我们一起按照节奏念一遍歌词。念到0强调休止符,停下来休息。
(3)第三关,有表情可以加上动作来演唱这首歌。
4.学唱歌曲。
歌词、节奏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声唱一唱这首有趣的《颠倒歌》吧。
除了我们一起来场,还可以怎么来唱这首歌?(分男女唱)
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笑又有趣的歌,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和事情说出来和我们分享呢?
2.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颠倒的事情,回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3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体验民间童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幼儿了解《颠倒歌》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
3、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想象和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拉线 挂图 、录音机、磁带,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带幼儿进入活动室。——稳定情绪。
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天森林里发生了好多事,小动物们你告诉我,我告诉你,说的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听了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笑弯了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基本部分:
1、 感受音乐,听辩歌曲内容。(放录音,幼儿欣赏)
问题:小朋友,你们听出森林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2、再次欣赏,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感受歌曲。
集思广益:
(1) 引导幼儿能更加完整的说出歌词内容。(结合挂图让幼儿感受歌词内容)
(2) 引导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让幼儿体会并能说出歌曲诙谐、有趣的特点。
3、节奏拍手游戏。
通过游戏,幼儿轻松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生动,有趣的特点。
4、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歌曲。
放音乐,小朋友演唱,喜欢哪个小动物,就表演哪个,启发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歌声和表情来表现歌曲。
5、拓展部分,幼儿创编。
(1)、幼儿自由结伴,5人一组,创编歌词。
(2)、 各组进行演唱比赛,颁发奖品棒棒糖。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带上我们的棒棒糖,坐上小火车,把我们欢乐的歌声带给可爱的小动物,带给美丽的大森林。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从生活中继续寻找可以颠倒的事物,自己创编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幽黙、风趣的特点,并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3.丰富词汇:颠倒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感受歌曲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理解词语“颠倒”。
活动准备:
录音机,背景图一张,老鼠,狮子,大象,蚂蚁,小鱼,小鸟,公鸡,母鸡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律动进教室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果子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摘果子的律动进入教室。)
二、发声练习
三、学新歌曲
(一)引题: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
1.你觉得这首歌曲哪里很奇怪?
2.提问: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将动物图片一一贴上)
(三)进一步理解歌曲
1.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小小老鼠当了什么?大狮子怕谁?蚂蚁在干什么?大象又怎么了?
2.演唱歌曲第二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小鱼儿飞在哪里?小鸟儿游在哪里?公鸡在干什么?母鸡又在干什么?
3.教师小结,引出歌曲题目并理解“颠倒”这一词。
师:这首歌曲有趣吗?那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首歌题目叫什么?有谁能告诉老师“颠倒”是什么意思?“颠倒”就是说反过来的意思,像森林里面本来是大狮子做大王的,而小老鼠是怕大狮子的,可是歌里面却是小老鼠在做大王,而大狮子却变成怕小老鼠了,是不是把他们反过来了,这个就是颠倒的意思,这首歌里面的小动物都颠倒过来了,所以,我们我们把这首歌叫《颠倒歌》。
4.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有趣的“颠倒歌”吧。
师:这首歌曲呢是不是很有趣?那我们小朋友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很开心啊?所以,我们接下来怀着很开心的心情来唱一遍。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立正,大家站起来,用我们嘹亮优美的声音再来唱一遍,这一回啊,大家要唱得比老师还要好听,因为刚刚我们小朋友的嗓子都练过声了。
四、歌曲表演(表演两次)
师:接下来,我要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动物,其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改正歌曲中颠倒的事情并尝试重新仿编歌曲。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课件、录好的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一边用衬词啦哼唱歌曲一边带领幼儿做拍手、拍腿动作。
2.教师继续哼唱歌曲,幼儿找一个好朋友做拍手、拍腿动作。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的小动物,有小白兔、蜗牛、猴子等等还有一只凶恶无比的大狮子。大狮子只要一看见小动物就会飞快的扑上去,把它们摁在地上,用它那锋利的爪子将小动物撕成碎片吃下去,美美的饱餐一顿。一天晚上狮子睡着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大森林所有事情都变反了。小朋友们接下来就让老师带大家到狮子的梦里去看看小动物们都怎样了?怎么变反了?
三、学习歌曲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原来小动物之间的生活位置都错了,事情全颠倒,你看了之后怎么样?
2.学习歌词。
老师把这些颠倒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来听一听。
小朋友请你们一起来跟老师学一学这首儿歌。
3.这些颠倒的事情还可以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播放课件两遍)
4.歌曲情绪处理:小小老鼠称大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很骄傲、了不起,要唱的大声一点)大狮子害怕又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小声一点的)蚂蚁扛大树的时候要怎样来唱呢?(大声一点的,有力气的)那大象没力气呢?(虚弱的,小声地)
5.幼儿跟着老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富有表情。
6.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好听、快乐)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呢?引导幼儿除了用歌声唱出来,还可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元素表现出来。“称大王”,“扛大树”,“大象”,“没力气”
7.幼儿看课件,随着音乐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边表演。
8.介绍歌名。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动物之间的现象全反了,我们应该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呢?(《颠倒歌》)
四、尝试仿编歌曲
1.启发幼儿将生活中的现象颠倒了说一说。
2.教师示范仿编歌曲。
3.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仿编歌曲。
五、改正颠倒现象,仿编歌曲。
1.这些小动物生活在颠倒的世界高兴吗?为什么?
2.那你们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3.把颠倒歌改正确。将最后一句改成“事情全正确,我们多开心。”
4.先请几位幼儿试试编编。
5.与好朋友一起编一编,唱一唱。
6.请个别幼儿连起来唱一唱。
7.全体幼儿唱一唱。
六、教师总结,放飞希翼
今天,老师觉得你们都特别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许多自然知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5
活动目标:
1.用轻松、欢快、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用表情、体态、音色表现形象各异的动物。
2.了解歌曲中相关的动物知识,体会事物颠倒所产生的幽默情趣。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钢琴伴奏,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的自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的主题。
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面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
二、感受歌曲中歌词颠倒的趣味性。
1.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的图片并练习说歌词。
3.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事情的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画面表现的规律。
原来在那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反的,那个地方就叫“颠倒国”。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4.跟着节奏速度学习说歌词。
5.加上拍手动作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第一段,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1.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小结,注意休止符(蚂蚁,大象,公鸡,母鸡)
2.师幼完整演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第二段。
颠倒国还有很多可笑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
1.教师清唱第二段,幼儿根据问题回忆歌词并说一说。
2.教师和幼儿一同按照节奏念出歌词。
3.师幼一起加音乐唱第二段歌曲。
4.前后两端集体完整演唱,唱出歌曲的趣味性。
五、演唱歌曲,用音色、表情、体态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得更有趣。
小老鼠称大王很得意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这一句。
大狮子 “害怕那个小老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教师幼儿完整地进行演唱,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表演
分角色表演。
推荐访问:中班
颠倒
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颠倒歌》,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环境创设图画,节奏卡,动物头饰,音乐磁带重点与 难点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活动目标
1、学会歌曲《颠倒歌》,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幽默,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环境创设图画,节奏卡,动物头饰,音乐磁带重点与
难点学习《颠倒歌》的部分节奏和旋律。
活动过程:
一、看《颠倒歌》图片、引起幼儿兴趣(用图片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透过图片感受《颠倒歌》歌词的诙谐、有趣之处。)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图)你看这地方有什么不对劲吗?
2、幼儿观察交流说出:图上小老鼠是城里的大王,狮子在向小狐狸鞠躬,蚂蚁能扛大树,大象没力气;小鸟在大海里游泳,小鱼在蓝天里飞,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事情都反了。
师:这就是颠倒城,你们愿意去吗?
幼:愿意。
二、学习《颠倒歌》歌曲节奏(通过游戏跟小青蛙去颠倒城,在游戏中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熟悉歌曲的节奏。)
1、师:瞧!鼠大王派了一群可爱的小青蛙来接我们啦!它们身上还有节奏呢,你会拍吗?拍对了你就可以和小青蛙做朋友了。出示有节奏的青蛙头饰:
1、 2、x x 3、x — 4、x x x 5、x 0
2、游戏
逐条出示节奏卡,如:| |x x︱x—|,请全体幼儿边学小青蛙的叫声边学青蛙跳跃的样子。有头饰的学生根据出示的节奏顺序跳上来排成一行,排对了,一起学一学、拍一拍,读一读。
3、教师带领幼儿把节奏完整的学一遍。
三、学唱《颠倒歌》歌曲旋律(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歌曲的节奏,在此基础上让孩子逐步学习歌曲的旋律,为之后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对孩子来说唱旋律较有难度,可以让孩子用小青蛙的叫声“呱”来唱。)
1、师:小青蛙说,如果我们会唱这段旋律,就可以进城啦!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的旋律数遍。
四、学唱歌曲《颠倒歌》。(在学习了歌曲节奏和旋律之后,进入了颠倒城,让孩子学会颠倒城里的歌曲《颠倒歌》,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师:我们终于来到颠倒城了,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正唱着颠倒歌欢迎我们呢。
1、教师示范演唱《颠倒歌》。
2、出示歌曲节奏图谱,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2—3遍。
3、请幼儿边念歌词边想象动物的形态。
4、听琴声带领幼儿学唱歌词数遍。
5、请幼儿集体演唱表演歌曲。
五、小结(通过让孩子自己说一说,使他们能够知道正确的自然知识。)
师:这个颠倒城太有趣了,小朋友,在我们的大自然中会出现这些现象吗?
幼儿:不会。
师:那正确的应该怎样呢?
幼儿: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公鸡喔喔啼,母鸡会生蛋……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引出活动的主题,了解歌词的"大意。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在故事情节中自然的学习歌曲,掌握节奏。
第三环节是拓展幼儿的生活讲演。
反思与调整:
**x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2
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准备:
1.了解一切动物的基本特点。
2.配套磁带或CD。
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师:今天,我们去森林王国游玩吧?森林王国会有哪些动物呢?我们一起猜一猜,学一学。
猴:吱吱吱。
狮:小猴子你怎么来了?
猴:小朋友们快做好,我来要告诉大家森林王国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师:咦?奇怪的事?是什么事?大家看一看就知道了。
2.看课件。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见了哪些奇怪的事情?这些事情和我们*时知道的情况一样吗?它们都怎么啦?
是呀,森林王国里发生的事情全反了,颠倒了,老师把这些有趣的事情变成了一首歌,听《颠倒歌》,
我请小朋友来听一听。
3.教师清唱,分段学歌词。
师:这首歌有去吗?你们想学吗?想要唱好这首歌,必须要闯过三关。
(1)第一关要记住歌词:
刚才老师唱的歌叫什么?(《颠倒歌》)一共有几段歌词?第一段歌词说了什么?第二段歌词说了什么
?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出示一个图片,完整说一句。(按节奏)
第一段图片出示完,带领幼儿完整念。(按节奏)
第二段完整念。听音乐,拍手把歌词念一遍。
(2)第二关,唱准节奏:
出示节奏图,念歌词,重点练习休止符。歌词我们都会了,但唱好这首歌,还要把握好节奏。
师:这是这首歌的节奏,我们一起按照节奏念一遍歌词。念到0强调休止符,停下来休息。
(3)第三关,有表情可以加上动作来演唱这首歌。
4.学唱歌曲。
歌词、节奏我们都会了,我们一起跟着钢琴声唱一唱这首有趣的《颠倒歌》吧。
除了我们一起来场,还可以怎么来唱这首歌?(分男女唱)
延伸:
1.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笑又有趣的歌,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和事情说出来和我们分享呢?
2.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颠倒的事情,回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3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体验民间童谣活泼、有趣的艺术特点,激发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喜爱之情。
2、 引导幼儿了解《颠倒歌》的基本规律,学习仿编童谣。
3、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想象和创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拉线 挂图 、录音机、磁带,棒棒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放音乐,带幼儿进入活动室。——稳定情绪。
导语:“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天森林里发生了好多事,小动物们你告诉我,我告诉你,说的可热闹了,小动物们听了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笑弯了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基本部分:
1、 感受音乐,听辩歌曲内容。(放录音,幼儿欣赏)
问题:小朋友,你们听出森林里发生了哪些事情?
2、再次欣赏,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感受歌曲。
集思广益:
(1) 引导幼儿能更加完整的说出歌词内容。(结合挂图让幼儿感受歌词内容)
(2) 引导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受?让幼儿体会并能说出歌曲诙谐、有趣的特点。
3、节奏拍手游戏。
通过游戏,幼儿轻松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生动,有趣的特点。
4、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歌曲。
放音乐,小朋友演唱,喜欢哪个小动物,就表演哪个,启发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歌声和表情来表现歌曲。
5、拓展部分,幼儿创编。
(1)、幼儿自由结伴,5人一组,创编歌词。
(2)、 各组进行演唱比赛,颁发奖品棒棒糖。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带上我们的棒棒糖,坐上小火车,把我们欢乐的歌声带给可爱的小动物,带给美丽的大森林。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从生活中继续寻找可以颠倒的事物,自己创编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内容。
2.感受歌曲幽黙、风趣的特点,并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3.丰富词汇:颠倒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知道歌曲的名称,感受歌曲的幽默风趣。
活动难点:理解词语“颠倒”。
活动准备:
录音机,背景图一张,老鼠,狮子,大象,蚂蚁,小鱼,小鸟,公鸡,母鸡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幼儿律动进教室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一起去摘果子吧。(教师带领幼儿做摘果子的律动进入教室。)
二、发声练习
三、学新歌曲
(一)引题: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来听听。
(二)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
1.你觉得这首歌曲哪里很奇怪?
2.提问:歌曲里面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将动物图片一一贴上)
(三)进一步理解歌曲
1.演唱歌曲第一段
师:小小老鼠当了什么?大狮子怕谁?蚂蚁在干什么?大象又怎么了?
2.演唱歌曲第二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告诉老师小小鱼儿飞在哪里?小鸟儿游在哪里?公鸡在干什么?母鸡又在干什么?
3.教师小结,引出歌曲题目并理解“颠倒”这一词。
师:这首歌曲有趣吗?那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首歌题目叫什么?有谁能告诉老师“颠倒”是什么意思?“颠倒”就是说反过来的意思,像森林里面本来是大狮子做大王的,而小老鼠是怕大狮子的,可是歌里面却是小老鼠在做大王,而大狮子却变成怕小老鼠了,是不是把他们反过来了,这个就是颠倒的意思,这首歌里面的小动物都颠倒过来了,所以,我们我们把这首歌叫《颠倒歌》。
4.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有趣的“颠倒歌”吧。
师:这首歌曲呢是不是很有趣?那我们小朋友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是不是很开心啊?所以,我们接下来怀着很开心的心情来唱一遍。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立正,大家站起来,用我们嘹亮优美的声音再来唱一遍,这一回啊,大家要唱得比老师还要好听,因为刚刚我们小朋友的嗓子都练过声了。
四、歌曲表演(表演两次)
师:接下来,我要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动物,其余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唱。)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感受滑稽、可笑的意蕴。
2.改正歌曲中颠倒的事情并尝试重新仿编歌曲。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颠倒、滑稽的事情。
2.物质准备:课件、录好的歌曲伴奏。
一、组织教学
1.教师一边用衬词啦哼唱歌曲一边带领幼儿做拍手、拍腿动作。
2.教师继续哼唱歌曲,幼儿找一个好朋友做拍手、拍腿动作。
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的小动物,有小白兔、蜗牛、猴子等等还有一只凶恶无比的大狮子。大狮子只要一看见小动物就会飞快的扑上去,把它们摁在地上,用它那锋利的爪子将小动物撕成碎片吃下去,美美的饱餐一顿。一天晚上狮子睡着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大森林所有事情都变反了。小朋友们接下来就让老师带大家到狮子的梦里去看看小动物们都怎样了?怎么变反了?
三、学习歌曲
1.教师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原来小动物之间的生活位置都错了,事情全颠倒,你看了之后怎么样?
2.学习歌词。
老师把这些颠倒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你来听一听。
小朋友请你们一起来跟老师学一学这首儿歌。
3.这些颠倒的事情还可以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播放课件两遍)
4.歌曲情绪处理:小小老鼠称大王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很骄傲、了不起,要唱的大声一点)大狮子害怕又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小声一点的)蚂蚁扛大树的时候要怎样来唱呢?(大声一点的,有力气的)那大象没力气呢?(虚弱的,小声地)
5.幼儿跟着老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富有表情。
6.师: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好听、快乐)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得更好听呢?引导幼儿除了用歌声唱出来,还可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元素表现出来。“称大王”,“扛大树”,“大象”,“没力气”
7.幼儿看课件,随着音乐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边表演。
8.介绍歌名。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动物之间的现象全反了,我们应该给这首歌取什么名字呢?(《颠倒歌》)
四、尝试仿编歌曲
1.启发幼儿将生活中的现象颠倒了说一说。
2.教师示范仿编歌曲。
3.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仿编歌曲。
五、改正颠倒现象,仿编歌曲。
1.这些小动物生活在颠倒的世界高兴吗?为什么?
2.那你们能否把歌词变一变,让歌曲符合正确的自然现象呢?
3.把颠倒歌改正确。将最后一句改成“事情全正确,我们多开心。”
4.先请几位幼儿试试编编。
5.与好朋友一起编一编,唱一唱。
6.请个别幼儿连起来唱一唱。
7.全体幼儿唱一唱。
六、教师总结,放飞希翼
今天,老师觉得你们都特别棒,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许多自然知识。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用自己聪明的脑袋,明亮的眼睛去观察了解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5
活动目标:
1.用轻松、欢快、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用表情、体态、音色表现形象各异的动物。
2.了解歌曲中相关的动物知识,体会事物颠倒所产生的幽默情趣。
3.在歌曲中能大胆表演,体验《颠倒歌》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钢琴伴奏,
2.教师根据歌词内容的自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的主题。
猜谜语:什么动物森林里面称大王?什么动物力气最大?
二、感受歌曲中歌词颠倒的趣味性。
1.教师范唱。提问:你听到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的图片并练习说歌词。
3.引导幼儿发现这些事情的规律。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画面表现的规律。
原来在那个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反的,那个地方就叫“颠倒国”。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4.跟着节奏速度学习说歌词。
5.加上拍手动作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第一段,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1.利用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小结,注意休止符(蚂蚁,大象,公鸡,母鸡)
2.师幼完整演唱歌曲。
四、学习歌曲第二段。
颠倒国还有很多可笑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
1.教师清唱第二段,幼儿根据问题回忆歌词并说一说。
2.教师和幼儿一同按照节奏念出歌词。
3.师幼一起加音乐唱第二段歌曲。
4.前后两端集体完整演唱,唱出歌曲的趣味性。
五、演唱歌曲,用音色、表情、体态表现歌曲的趣味性。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得更有趣。
小老鼠称大王很得意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这一句。
大狮子 “害怕那个小老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动作。
2.教师幼儿完整地进行演唱,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六、表演
分角色表演。
推荐访问:中班
颠倒
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五篇
中班音乐教案:颠倒歌1
上一篇:中班音乐教案《玩具进行曲》3篇
下一篇:中班音乐活动教案《春雨沙沙》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