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硫酸教案3篇(全文完整)

2025-08-25人已围观

硫酸教案3篇(全文完整)
  硫酸的教案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硫酸教案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硫酸的教案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3.教学用具

  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 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闻导课]

  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二、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实验4-9]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讲解]: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分析]H2O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

  [板书]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讲解]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3)NH3与O2的反应: 4NH3+5O2 4NO+6H2O

  [演示实验]实验室制取氨气:

  [板书]3、NH3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原理:在实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板书]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提问]:

  1 能否浓硫酸干燥NH3?

  2 能否使用NH4HCO3、NH4NO3 、NH4Cl?为什么?

  3 使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

  [过渡]氨与酸反应形成氨盐,我们下面分析氨盐的性质。

  [板书]4、氨盐

  [讲述]铵盐是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晶体,能溶于水。 +

  主要化学性质:

  [板书](1)铵盐受热易分解:

  [实验]加热NH4Cl观察现象,是否时升华?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4ClNH4HCO3 NH3↑+HCl↑、

  NH3+HCl= NH4ClNH3↑+H2O+CO2 ↑

  Na2SO4+2NH3↑[讲解]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例:(NH4)2SO4+2NaOH+2H2O

  [板书](2)铵盐与碱的反应:(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强调]这个性质是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注意事项]: 实验条件:浓溶液或固体,加热。

  较稀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先浓缩,后检验。

  [板书]5.NH3的用途:

  [讲述]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它化工产业上(如:制纯碱),制冷剂。

  [思考交流]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点击高考试题]

  1下面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A.豆科植物根瘤菌 B.用烧碱溶液吸收NO2

  C.合成氨车间 D.闪电

  解析:选C。豆科植物根瘤菌、闪电均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化合态,该过程属于自然固氮,A、D错误;烧碱溶液吸收NO2不属于氮的固定,B项错误;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属于人工固氮,C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解析:选D。铵盐都是晶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NH4++OH-NH3↑+H2O而产生NH3;部分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3。如NH4NO3。

  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

  A.NH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解析:选C。A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反应不生成氨气,B选项在一般的实验室中是不能实现的,C选项利用了浓氨水的挥发性,同时可选用碱石灰干燥,D选项中的P2O5是不可以干燥氨气的。

  硫酸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铵盐的化学性质

  2、学会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3、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新闻报道,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20**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露事故,整个厂区是白茫茫一片,寒气逼人,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1、为什么厂区内会寒气逼人?

  2、从本则报道中你能总结出氨气的哪些性质?

  3、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喷泉实验现象及原因:

  讨论:水不能充满整个烧瓶,原因可能有哪些?

  实验注意事项:

  思考:CO2 溶于水是1:2能否用水作为吸收剂完成喷泉实验?如果用NaOH溶液能否完成?

  下列气体和溶液组合能进行喷泉实验吗?若能,水面能上升到满吗?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规律?

  气体:HCl CO2 CO2 NO2 Cl2 NH3

  液体:H2O H2O KOH KOH NaOH HCl

  氨水呈弱碱性原因 :

  氨水成份:分子: 离子:

  液氨与氨水的比较

  液氨 氨水

  物质成分

  粒子种类

  主要性质

  存在条件

  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应:NH3+H2O—

  【实验】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这两根玻璃棒接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思考】浓氨水与浓硝相遇及浓氨水与浓硫酸相遇是否有相同的现象?及用氨水吸收CO2的方程式

  (2)跟酸的反应:

  NH3+HCl— NH3+HNO3— NH3+H2SO4—

  (3) 盐+NH3H2O——碱+盐(两者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NH3H2O+MgCl2====NH3H2O+Al2(SO4)====

  (2)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NH3↑ + HCl↑

  (NH3 +HC l=NH4Cl)

  NH4HCO3====NH3↑+H2O +CO2↑

  NH4Cl的分解类似碘的升华,但两者变化的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 变化,后者是 变化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这一实验的反应实质是什么?

  (4)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3+5O2===4NO+6H2O 放热反应(催化氧化,用于制硝酸

  文P87最后一段至P88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用上什么试剂制备氨气?如何选择实验装置?

  2、用什么方法收集NH3?

  4、NH3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试剂: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根据氨的性质,我们可以归纳出氨的哪些用途呢?

  5.氨的用途

  [例1]气体X可能有NH3、Cl2、H2S、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淡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溶液,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不见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 ②一定不含CO2 ③一定不含NH3、Cl2、H2S ④可能含有Cl2、CO2。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①和③ (D)②和③

  [例2]关于氨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氨水的溶质是NH3H2O

  (B)氨水可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C)氨水中含三种分子和三种离子

  (D)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密度越小

  [例3]由三种相同体积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4种试剂: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和过氧化钠后,气体体积减小一半(气体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且温度高于水的沸点),这种混合气体的合理组成是( )

  (A)NH3、CO、NO (B)HCl、H2、N2

  (C)HCl、CO2、CO (D)SO2、N2、CH4

  第四节 硫酸、硝酸和氨检测试题3

  一、选择题:

  1: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 ( )

  A、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极易溶于水 D、与水起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

  A、氨气通入稀硫酸 NH3+H+=NH4+

  B、稀烧碱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C、碳酸氢氨和浓烧碱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D、Cl2和水反应 Cl2+H2O=2H++Cl-+ClO-

  3: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 ( )

  A、在浓氨水中加固体NaOH B、混合NH4Cl溶液和NaOH溶液

  C、加热分解NH4Cl晶体 D、加热消石灰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一般要求干燥的是 ( )

  A.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B. 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时所用的试管

  C. 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的烧瓶

  D. 做喷泉实验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

  5:下列反应中,NH3既显还原性,又显碱性的是 ( )

  A、3Mg+N2 Mg3N2 B、2NH3=3H2+N2

  C、3CuO+2NH3 3Cu+N2+3H2O D、8NH3+3Cl2 6NH4Cl+N2

  6: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一般要求干燥的是 ( )

  E.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

  F. 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时所用的试管

  G. 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的烧瓶

  H. 做喷泉实验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

  7:能把Na2SO3、NH4NO3、KCl、(NH4)2SO4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是可加热)

  A、Ba(OH)2 B、KOH C、NaOH D、AgNO3

  8:鉴别三瓶浓酸:HCl、H2SO4、HNO3可选用的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Cu片 D.CuO粉末

  9: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能表现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 )

  A.H2S和HNO3反应 B.FeO和HNO3反应

  C.CuO和HNO3反应 D.HNO3受热分解

  10.在下列变化中,吸收能量的是( )。

  (A)氨气液化为液氨 (B)磷与氧气化合成五氧化二磷

  (C)液氨汽化为氨气 (D)氨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与氧气反应

  11: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液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2的试管是( )。

  12.下列气体不能用H2SO4干燥的是 ( )

  A. CO2 B.NH3 C. SO2 D. HC1

  13.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作制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作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为红色

  14.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

  C.铵盐的水溶性大是实验室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

  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15.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进行下列实验的试管口,试纸变蓝色的有 ( )

  A.加热浓氨水 B.加热NH4Cl固体

  C.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 D.加热饱和NH4Cl溶液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6:在标况下,1L水溶解了300L氨气,所得氨水密度为0.92g/mL,此氨水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浓度为

  17: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用的药品是 ,化学方程式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 ,要制得干燥的氨气时,使氨气通过 。

  18:舞台上的幕布与布景多是用浓氯化铵溶液浸泡过而制成,可以防火,其原因是 。

  19: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Cl-、I-、NO3-、CO32-、SO42-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酸性。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色,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加入少量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

  (4)取上述部分碱液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又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

  ①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由二氧化氮、氨、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是22.4L,通过过量的稀硝酸充分吸收后,溶液质量增加了35.8g,气体体积缩小至2.24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试通过计算求出原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第十课时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D AD BD D FH A C B C C B C AD AC

  16.

  17. NH4Cl , Ca(OH)2 ;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目的: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的速度;碱石灰

  18.受热分解,降温

  19. (1)CO32-(2) NO3-(3) Mg2+ Al3+ (4)Ba2+, SO42- (5)①NH4+,I-, Ba2+ ; ②CO32-, NO3-, Mg2+, Al3+, SO42- ③ K+,Na+,Cl-

  硫酸的教案3

  教学目标:

  分析浓、稀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用途,掌握SO4 2- 的检验方法。

  重难点 :

  浓H2SO4的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酸性和浓H2SO4的工业制法。

  教法 :

  学生先预习,后师生讨论。

  教学设计:

  一、复习稀硫酸的性质(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 稀H2SO4的通性

  ①、稀硫酸和酸碱指示剂作用:

  ②、稀硫酸和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

  ③、稀硫酸和碱性氧化物的中和反应:

  ④、稀硫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⑤、稀硫酸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注: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的)

  2、SO42-的检验方法: 。

  二、硫酸的工业制法介绍

  4FeS2 + 11O2=2Fe2O3 + 8 SO2 (条件为煅烧)

  2SO2 + O2=2SO3 (条件为V2O5作催化剂、500 0C)

  SO3 + H2O=H2SO4 (在吸收塔内用浓H2SO4 吸收)

  工业生产设备: 沸腾炉、氧化室 、吸收塔。

  三、浓硫酸的特性:

  ⒈ 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⒉ 浓硫酸的吸水性:

  ⒊ 浓硫酸的脱水性:

  ⒋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Cu + 2 H2SO4(浓)=CuSO4 + SO2 ↑ + 2H2O (加热)

  C + 2 H2SO4 (浓)=CO2 + 2 SO2 ↑ + 2H2O (加热)

  S + 2 H2SO4 (浓)=3 SO2 ↑ + 2 H2O (加热)

  2P + 5 H2SO4 (浓)=2 H3PO4 + 5 SO2 ↑ + 2 H2O (加热)

  分析上述四个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辨认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⒌ 浓硫酸的酸性:

  2 Fe + 3 H2SO4(浓) +3 H2SO4=Fe2(SO4)3 + 3 SO2 ↑ + 6 H2O (加热)

  ( ) ( ) ( ) ( ) ( ) ( )

  小结:上述反应中怎样辨认氧化性、酸性?

  四、浓H2SO4使Fe 、Al 、Co 、Ni 等钝化,加热条件下,能继续反应。

  五、练习题

  1、下列各组气体中,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H2S HCl CO2 B、H2 HCl CO2 C 、CO2 SO2 NH3 D、 O2 H2S CO2

  2、关于硫化氢气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有剧毒 B 、 又臭鸡蛋气味 C 、 可排入大气 D 、是大气污染物

  3、关于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俗称硫磺 B 、不溶于水 C 、 密度比水小 D、易溶于CS2

  4、为了检验SO2中是否有CO2气体杂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通入水中,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通入品红溶液 C、通入酸性KMnO4溶液,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舍勒 C、普利斯特里 D,门捷列夫

  6、下列物质无毒的是( ) A、NaNO3 B 、HPO3 C、 BaSO4 D 、 P4

  7、要使溶液中的Ba2+ Al3+ Cu2+Mg2+ Ag+等离子逐一沉淀出来,选择试剂及加入顺序正确的是( )A、H2SO4→HCl→H2S →NaOH→CO2 B、HCl→H2SO4→H2S→NaOH→CO2 C .NaCl→Na2SO4→Na2S→NaOH→CH3COOH D. NaS→Na2SO3→NaCl→NaOH→HCl

  8某稀酸B与盐A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A,C氧化成D,D溶于水生成B,则A?D的化学式为:A▁ B▁ C▁ D▁。. C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有一白色粉末X,进行如下图的实验:

  适量NaOH 加BaCl2 白色 加HCl 沉淀

  气体 ② 溶液 ③ 沉淀 ④ 溶解

  ① 加H2SO4 加溴水 溴水 加BaCl2 白色

  X 加热、浓缩、蒸发 ⑤ 褪色 ⑥ 沉淀

  由以上实验现象及结果推测: (1)X的名称及化学式。▁▁▁▁▁▁▁▁▁

  (2)写出①、②、③、④、⑤、⑥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有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A,A与H2反应生成化合物B,A与O2反应生成化合物C,B与C都是溶于水形成酸性溶液的气体,这两种气体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A,将A于铁粉混合后加热,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物质D,D溶于盐酸,产生气体B,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用化学式表示出A、B、C、D各是什么物质。

  11、三元素A、B、C,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质子数之和为31,A与B同周期相邻,B与C同主族相邻,可知A在周期表上位于▁▁周期▁▁族,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A的氢化物与C的氢化物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式为▁▁▁▁▁▁▁▁▁▁▁▁▁,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种。

  12、Na2SO3在空气中会因氧化而变质,反应为;2Na2SO3 + O2=2Na2SO4,某学生对一份亚硫酸钠试样进行下列实验,取试样配成水溶液,将溶液分成三份:一份中加入Br2水,振荡、溴水褪色;一份中加入浓硫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份中加入用HNO3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同时有气体生成。根据以上实验,该学生得出结论:此Na2SO3已变质。请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推荐访问:硫酸

  教案

  硫酸教案3篇

  硫酸的教案1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