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fanwendaquan > gongwenfanwengongwenfanwen
2023年度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2025-08-23人已围观
2023年度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摘要:文旅融合、智慧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台州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业有着举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供大家参考。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摘要:文旅融合、智慧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台州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实地考察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调研台州市乡村智慧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厘清存在问题,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培育“专创融合”型文旅人才等方面提出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旅融合
智慧发展
人才培育
一、引言
近几年,文旅融合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1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尽快实现旅游地新型基础设施的合理设置;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2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强调“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二、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乡村文化旅游信息化、智慧化工作正在随着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移动智能设备的更新而不断地推进和应用。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研究的方向和代表性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①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建设。杨舒针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乡村旅游平台建设构想,实现智慧化服务、营销和管理;②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方案。赵鸣和钱思睿等研究数智化背景下区块链技术与智慧网络相结合的文旅产业发展方案,倡导信息化基础资源建设和产业精准帮扶政策;③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路径。李翔和宗祖盼等从技术、人才、需求、资本角度探求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的路径,认为数字文化产
业的发展将带来乡村振兴模式的革新。④智慧文旅生态模型建设。冯继强和徐勇敏等研究“5G+智慧文旅”的生态模型,认为其在服务体验、文化互动、智慧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将展现出更大价值。
国外对乡村文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游客对乡村文旅的需求分析。MarceloRoyo-Vela等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游客对于西班牙等富有城镇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和谐、环境清洁、氛围和平以及具备良好待遇和服务的类似国家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忠诚度很高;②智能化应用研究。EmadMAbuelrub和HananMSolaiman研究了移动集成对旅游者更好地享受旅行的重要性;GretzelUlrike和OwaiedEtal等人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智能化在文化旅游业中的应用。
三、台州市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现状调研
台州具有“山海水城、和合台州”美誉,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台州市大部分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行业有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台州市文旅产业在2020年,“文旅融合台州实践”取得新成果,数字化转型赋能“诗和远方”。文化旅游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速,扎实开展文旅数据仓建设、基础数据采集、“诗画浙江”台州分平台搭建,初步实现基础数据、行业监管数据、特色数据的共享交换。天台山等重点景区内商户全部支持电子支付,实现语音导览或电子讲解全覆盖。
2021年以来,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全面对标省文化和旅游厅“1+4+N”数字化改革总框架:“智慧文旅大脑”+“4大数字化改革体系”+“N个应用场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未来导向,“用”字当头创新“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项目建设,找准跑道、加速奔跑,一体构建“文旅数治”智慧化平台中枢,有力支撑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全域高质量推进。台州市文旅产业数字化改革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项目建设、构建“文旅数治”智慧化平台中枢、助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全域高质量发展。“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目前,台州市重点加快网络调庭、应急广播、地卫寻址等三大重大多跨应用场景建设。下阶段,将完成“数字智控舱”系统基础架构搭建、基础数据库及移动端
基础功能开发;建设视频识别、数据预测统计等算法模型;开放数据预警、系统联动、运维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确保该系统在年底前完成试运行。完成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等划分,将“数字智控舱”核心十大应用拓展为“十大+N应用
”,新增“四色景区”等系列拓展应用,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
为了有效了解和调查台州市内乡村智慧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旅游实际需求,在阅读和梳理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台州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村镇和旅游点(天台山、仙居县白塔镇、黄岩宁溪镇、黄岩富山乡半山村、温岭新河镇硐天洞、临海尤溪镇竹家山村等)和课题协作单位(台州市农业农村局、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台州市文化与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开展广泛的现场调研,同时设计问卷开展调查,问卷主要参考了何珊《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台州市实际情况作了修整。
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的范围是台州市乡村旅游点游客,调查内容包括乡村智慧文旅发展现状和智慧文旅发展需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3份。
其中性别和年龄构成别分如下图所示:
图4-1性别结构
图4-2年龄结构
四、台州市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1、金融供给不足,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州市几乎所有的乡村旅游点都已经实现了4G或5G网络全覆盖,4A/5A级旅游地也实现监控全覆盖,但仍有41.21%的游客不清楚乡村游玩点是否实现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还有65.49%的游客认为台州乡村旅游点需要或非常需要完善信息化设施。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点大多离城区较远,地理
位置偏僻,受当地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没有能力投资更多高科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旅产业的智慧化项目主要以以提升服务水平和增强游客良好体验为目的,投入较高,公益性强,短期赢利性较差,需要引进多方社会资本参加投资。
2、信息社会化程度不足,产品营销渠道单一
随着数字经济的推进,许多行业都开始信息的网络化共享,但是乡村文旅产业仍存在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信息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存在着数据壁垒。现有的文旅平台信息更新缓慢,服务功能与需求不匹配。据调研数据显示:有半数左右的游客选择不清楚乡村旅游点是否有独立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是否有景观环境监测传感器设备、是否有LED信息显示屏/自助式信息触摸屏、是否有农产品溯源系统、是否有虚拟旅游辅助系统服务等,72.2%的游客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旅游目的地信息,62.49%认为如果有既展示美丽乡村和乡土文化艺术、同时有集吃住行购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平台,自己会选择使用。
3、人才培养力度不足,技术型人才短缺
推动文旅产业智慧化,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既包括精通本地传统乡村文化元素的专家、科研智慧队伍、信息领域人才,同时还包括具备新时代数字素养的乡村旅游点从业“新农人”。目前台州乡村文旅产业信息技术乡村文旅产业急缺专业化信息领域人才,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知识结构比较老化,专业结构不尽科学、梯次结构也不够合理。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整体不高,调查数据显示:69%的游客认为台州乡村旅游点的人员需要开展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从业者有限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文旅智慧化建设进展。
五台州市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推进策略
1、引入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可出台政策,增加乡村文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引进金融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速度,改善乡村网络条件、技术装备和服务设施,尽早实现5G信号全覆盖,降低网络资费,提高网络速度,充分借助互联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信息资源互补。
做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加快全市4A级景区的智慧化提升改造进程;配合打通省市两级智慧旅游业务系统,实现省市智慧文旅平台有效对接,推动文旅系统与高等院校、艺术科研机构合作与资源共享。做好文旅网站及新媒体的运营管理等工作。
2、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与旅游者无缝对接
夯实数据管理共享基础,整合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旅游者“掌上办事一点通”。加快“浙里办”“浙政钉”两个掌上APP在农业农村系统的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台州的“跟着节气游乡村”电子地图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推荐、宣传和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扩大美丽乡村品牌影响力。
推进“台九鲜”数字化管理应用,解决“台九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生产和监管的问题,满足“台九鲜”实现全品类、全地域、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赋能主体的需求。
3、壮大文旅科研智慧队伍,培育新型乡村文旅从业者
提高文旅行业人才的智能、技能水平,联合本地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培养一批高素质文旅产业研发、设计、创作、创意等“专创融合”型人才。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文旅行业美术师、工艺大师、金牌导游、电子商务、旅游会展等高端复合型人才。设立“文旅科技创新项目库”,向各文旅单位征集科技研发和创新、文化创意、社科艺术调研课题、智慧文旅等
文旅行业科技创新项目,为全市文旅行业注入活力和生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助推文旅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与当地高职院校、乡村振兴学院合作,培育乡村文旅从业“新农人”,通过编订优质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管理等措施,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提升乡村文旅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
六结语
提升文旅产业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以科技发展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有助于台州文旅市场的“开放式”融合治理和打造文旅治理现代化创新实验城市;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台州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中国文旅融合的“台州样本”。
参考文献
1.
何珊.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20.
2.
王静贤.即墨古城智慧景区建设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9.
3.
冯继强,徐勇敏.5G+智慧文旅: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20(4):79-83.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65.
4.
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青海日报;2021-02-24(版次:08版)
5.
陈惠宁,肖楠,张庆禹."互联网+"背景下青岛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15(6):41-44.DOI:10.3772/j.issn.1673-6516.2020.06.012.
推荐访问: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调研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台州
乡村
智慧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摘要:文旅融合、智慧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台州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业有着举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供大家参考。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摘要:文旅融合、智慧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台州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实地考察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调研台州市乡村智慧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厘清存在问题,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培育“专创融合”型文旅人才等方面提出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旅融合
智慧发展
人才培育
一、引言
近几年,文旅融合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成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017年3月,国家旅游局公布《“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尽快实现旅游地新型基础设施的合理设置;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智慧绿色乡村,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2021年2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上强调“加快建设数字浙江,推进全省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二、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的乡村文化旅游信息化、智慧化工作正在随着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移动智能设备的更新而不断地推进和应用。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研究的方向和代表性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4个方面:①乡村旅游智慧化平台建设。杨舒针对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乡村旅游平台建设构想,实现智慧化服务、营销和管理;②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方案。赵鸣和钱思睿等研究数智化背景下区块链技术与智慧网络相结合的文旅产业发展方案,倡导信息化基础资源建设和产业精准帮扶政策;③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路径。李翔和宗祖盼等从技术、人才、需求、资本角度探求乡村文旅智慧化发展的路径,认为数字文化产
业的发展将带来乡村振兴模式的革新。④智慧文旅生态模型建设。冯继强和徐勇敏等研究“5G+智慧文旅”的生态模型,认为其在服务体验、文化互动、智慧管理、品牌营销等方面将展现出更大价值。
国外对乡村文旅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游客对乡村文旅的需求分析。MarceloRoyo-Vela等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游客对于西班牙等富有城镇历史和文化遗产、建筑和谐、环境清洁、氛围和平以及具备良好待遇和服务的类似国家的乡村文化旅游目的地忠诚度很高;②智能化应用研究。EmadMAbuelrub和HananMSolaiman研究了移动集成对旅游者更好地享受旅行的重要性;GretzelUlrike和OwaiedEtal等人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智能化在文化旅游业中的应用。
三、台州市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现状调研
台州具有“山海水城、和合台州”美誉,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台州市大部分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乡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在台州市旅游行业有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台州市文旅产业在2020年,“文旅融合台州实践”取得新成果,数字化转型赋能“诗和远方”。文化旅游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速,扎实开展文旅数据仓建设、基础数据采集、“诗画浙江”台州分平台搭建,初步实现基础数据、行业监管数据、特色数据的共享交换。天台山等重点景区内商户全部支持电子支付,实现语音导览或电子讲解全覆盖。
2021年以来,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数字化改革相关会议精神,全面对标省文化和旅游厅“1+4+N”数字化改革总框架:“智慧文旅大脑”+“4大数字化改革体系”+“N个应用场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未来导向,“用”字当头创新“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项目建设,找准跑道、加速奔跑,一体构建“文旅数治”智慧化平台中枢,有力支撑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全域高质量推进。台州市文旅产业数字化改革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项目建设、构建“文旅数治”智慧化平台中枢、助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改革全域高质量发展。“数字智控舱”集成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目前,台州市重点加快网络调庭、应急广播、地卫寻址等三大重大多跨应用场景建设。下阶段,将完成“数字智控舱”系统基础架构搭建、基础数据库及移动端
基础功能开发;建设视频识别、数据预测统计等算法模型;开放数据预警、系统联动、运维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确保该系统在年底前完成试运行。完成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等划分,将“数字智控舱”核心十大应用拓展为“十大+N应用
”,新增“四色景区”等系列拓展应用,推动数字化改革走深走实。
为了有效了解和调查台州市内乡村智慧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旅游实际需求,在阅读和梳理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台州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村镇和旅游点(天台山、仙居县白塔镇、黄岩宁溪镇、黄岩富山乡半山村、温岭新河镇硐天洞、临海尤溪镇竹家山村等)和课题协作单位(台州市农业农村局、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台州市文化与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开展广泛的现场调研,同时设计问卷开展调查,问卷主要参考了何珊《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台州市实际情况作了修整。
本次网络问卷调查的范围是台州市乡村旅游点游客,调查内容包括乡村智慧文旅发展现状和智慧文旅发展需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3份。
其中性别和年龄构成别分如下图所示:
图4-1性别结构
图4-2年龄结构
四、台州市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1、金融供给不足,硬件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台州市几乎所有的乡村旅游点都已经实现了4G或5G网络全覆盖,4A/5A级旅游地也实现监控全覆盖,但仍有41.21%的游客不清楚乡村游玩点是否实现无线网络热点全覆盖,还有65.49%的游客认为台州乡村旅游点需要或非常需要完善信息化设施。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点大多离城区较远,地理
位置偏僻,受当地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没有能力投资更多高科技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旅产业的智慧化项目主要以以提升服务水平和增强游客良好体验为目的,投入较高,公益性强,短期赢利性较差,需要引进多方社会资本参加投资。
2、信息社会化程度不足,产品营销渠道单一
随着数字经济的推进,许多行业都开始信息的网络化共享,但是乡村文旅产业仍存在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信息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存在着数据壁垒。现有的文旅平台信息更新缓慢,服务功能与需求不匹配。据调研数据显示:有半数左右的游客选择不清楚乡村旅游点是否有独立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是否有景观环境监测传感器设备、是否有LED信息显示屏/自助式信息触摸屏、是否有农产品溯源系统、是否有虚拟旅游辅助系统服务等,72.2%的游客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旅游目的地信息,62.49%认为如果有既展示美丽乡村和乡土文化艺术、同时有集吃住行购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平台,自己会选择使用。
3、人才培养力度不足,技术型人才短缺
推动文旅产业智慧化,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既包括精通本地传统乡村文化元素的专家、科研智慧队伍、信息领域人才,同时还包括具备新时代数字素养的乡村旅游点从业“新农人”。目前台州乡村文旅产业信息技术乡村文旅产业急缺专业化信息领域人才,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知识结构比较老化,专业结构不尽科学、梯次结构也不够合理。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的整体不高,调查数据显示:69%的游客认为台州乡村旅游点的人员需要开展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从业者有限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文旅智慧化建设进展。
五台州市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推进策略
1、引入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可出台政策,增加乡村文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同时引进金融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速度,改善乡村网络条件、技术装备和服务设施,尽早实现5G信号全覆盖,降低网络资费,提高网络速度,充分借助互联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乡村旅游信息资源互补。
做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加快全市4A级景区的智慧化提升改造进程;配合打通省市两级智慧旅游业务系统,实现省市智慧文旅平台有效对接,推动文旅系统与高等院校、艺术科研机构合作与资源共享。做好文旅网站及新媒体的运营管理等工作。
2、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与旅游者无缝对接
夯实数据管理共享基础,整合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旅游者“掌上办事一点通”。加快“浙里办”“浙政钉”两个掌上APP在农业农村系统的应用,加快推进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打造台州的“跟着节气游乡村”电子地图场景应用,通过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推荐、宣传和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扩大美丽乡村品牌影响力。
推进“台九鲜”数字化管理应用,解决“台九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生产和监管的问题,满足“台九鲜”实现全品类、全地域、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赋能主体的需求。
3、壮大文旅科研智慧队伍,培育新型乡村文旅从业者
提高文旅行业人才的智能、技能水平,联合本地高校、乡村振兴学院培养一批高素质文旅产业研发、设计、创作、创意等“专创融合”型人才。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一批文旅行业美术师、工艺大师、金牌导游、电子商务、旅游会展等高端复合型人才。设立“文旅科技创新项目库”,向各文旅单位征集科技研发和创新、文化创意、社科艺术调研课题、智慧文旅等
文旅行业科技创新项目,为全市文旅行业注入活力和生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助推文旅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
与当地高职院校、乡村振兴学院合作,培育乡村文旅从业“新农人”,通过编订优质教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培训管理等措施,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培训体系,提升乡村文旅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
六结语
提升文旅产业科技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以科技发展服务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有助于台州文旅市场的“开放式”融合治理和打造文旅治理现代化创新实验城市;有助于传承和发扬台州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中国文旅融合的“台州样本”。
参考文献
1.
何珊.江西省乡村旅游智慧化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20.
2.
王静贤.即墨古城智慧景区建设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9.
3.
冯继强,徐勇敏.5G+智慧文旅: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20(4):79-83.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65.
4.
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青海日报;2021-02-24(版次:08版)
5.
陈惠宁,肖楠,张庆禹."互联网+"背景下青岛乡村旅游新业态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15(6):41-44.DOI:10.3772/j.issn.1673-6516.2020.06.012.
推荐访问: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调研
台州乡村文旅产业智慧化发展研究
台州
乡村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