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篇)
2025-08-23人已围观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4篇)
篇一: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二: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
第一周:《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2.17-2.23)
第二周:《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2.24-3.2)
第三周:《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3.3-3.9)
第四周: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3.10-3.16)
第五周:《移动的画板》(3.17-3.23)第六周:《合作的乐趣》(3.24-3.30)第七周:《地图是一副画》(3.31-4.6)第八周:第二单元的总结与提高(4.7-4.13)第九周:复习(4.14-4.20)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购物》4.21-4.27)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4.28-5.4)第十二周:《购物的学问》(5.5-5.11)第十三周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5.12-5.18)第十四周:综合活动(5.19-5.25)第十五周:学生社会生活考察活动(5.26-6.1)第十六周:复习(6.2-6.8)
篇三: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了解原则与技能道德礼仪,懂得尊重他人,自觉拒绝贪婪、懒惰、欺骗等不良行为。
2.法治的学习与发展:了解法律、规章制度,规范言行、尊重法律、爱护公物,遵守法律法规、习惯礼仪,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3.敬畏自然与环境保护:了解和尊重自然,自觉拒绝破坏环境、节约自然资源,重视保护水、土地、植物资源等。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发挥想象、提出意见和表达观点等情境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2.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发重新认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治。
3.演示型教学法:通过视频、实物演示等形式,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三、教学效果。
1.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了解常识,做到认真遵守规则,随时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来行事。
2.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不欺骗信任、勤奋刻苦、德行高尚的道德修养,做到德行端正、行为规范。
3.养成爱护自然、尊重生活、敬畏法律、拒绝贪婪、放弃懒惰、热爱祖国等优良思想品质。
篇四: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几个学生上课时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道德与法治》共分五个单元,分别是:《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
》、《谢谢您家乡的劳动者》、《呵护绿色家园》。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二)知识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
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
学时数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8课时
1.
时光老人对我说2课时
2.
.我有一把金钥匙2课时
3.
爱学习,不怕难2课时
4.
我创造,我快乐2课时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8课时
5.让家人省心2课时
6.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课时
7.和家人一起承担2课时
8.让家庭更美丽2课时
第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8课时
9.喜欢和你在一起2课时
10.大家都是好朋友2课时
11.好朋友真诚相待2课时
12.友谊地久天长2课时
第四单元:谢谢您!家乡的劳动者8课时
13.为我们服务的人2课时
14.出彩家乡人2课时
15.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2课时
16.劳动最光荣2课时
第五单元:呵护绿色家园8课时
17.流过家乡的小河2课时
18.让空气更清新2课时
19.善待动物朋友2课时
20.过低碳生活2课时
推荐访问: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下册
法治
篇一: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篇二: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养对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3.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
4.力体现“用中学、学中用”的原则。
教学进度:
第一周:《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2.17-2.23)
第二周:《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2.24-3.2)
第三周:《社区需要我们共同参与》(3.3-3.9)
第四周:第一单元的总结与提高
(3.10-3.16)
第五周:《移动的画板》(3.17-3.23)第六周:《合作的乐趣》(3.24-3.30)第七周:《地图是一副画》(3.31-4.6)第八周:第二单元的总结与提高(4.7-4.13)第九周:复习(4.14-4.20)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购物》4.21-4.27)第十一周:《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4.28-5.4)第十二周:《购物的学问》(5.5-5.11)第十三周第三单元的总结与提高(5.12-5.18)第十四周:综合活动(5.19-5.25)第十五周:学生社会生活考察活动(5.26-6.1)第十六周:复习(6.2-6.8)
篇三: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道德的学习与发展:了解原则与技能道德礼仪,懂得尊重他人,自觉拒绝贪婪、懒惰、欺骗等不良行为。
2.法治的学习与发展:了解法律、规章制度,规范言行、尊重法律、爱护公物,遵守法律法规、习惯礼仪,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好公民。
3.敬畏自然与环境保护:了解和尊重自然,自觉拒绝破坏环境、节约自然资源,重视保护水、土地、植物资源等。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发挥想象、提出意见和表达观点等情境中学习道德与法治。
2.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发重新认识,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了解和学习道德与法治。
3.演示型教学法:通过视频、实物演示等形式,更好的让学生学习、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三、教学效果。
1.全面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了解常识,做到认真遵守规则,随时按照正确的道德规范来行事。
2.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不欺骗信任、勤奋刻苦、德行高尚的道德修养,做到德行端正、行为规范。
3.养成爱护自然、尊重生活、敬畏法律、拒绝贪婪、放弃懒惰、热爱祖国等优良思想品质。
篇四: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几个学生上课时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道德与法治》共分五个单元,分别是:《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
》、《谢谢您家乡的劳动者》、《呵护绿色家园》。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二)知识
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
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
学时数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8课时
1.
时光老人对我说2课时
2.
.我有一把金钥匙2课时
3.
爱学习,不怕难2课时
4.
我创造,我快乐2课时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更美丽8课时
5.让家人省心2课时
6.读懂爸爸妈妈的心2课时
7.和家人一起承担2课时
8.让家庭更美丽2课时
第三单元:共享友爱阳光8课时
9.喜欢和你在一起2课时
10.大家都是好朋友2课时
11.好朋友真诚相待2课时
12.友谊地久天长2课时
第四单元:谢谢您!家乡的劳动者8课时
13.为我们服务的人2课时
14.出彩家乡人2课时
15.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2课时
16.劳动最光荣2课时
第五单元:呵护绿色家园8课时
17.流过家乡的小河2课时
18.让空气更清新2课时
19.善待动物朋友2课时
20.过低碳生活2课时
推荐访问: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下册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