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策划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2025-08-22人已围观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乡(镇)整合审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供大家参考。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乡(镇)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切实抓好我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加强各乡(镇)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为依据,以规范各乡(镇)“依申请+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工作效能为主要目标,按照“简单事项不出村、复杂事项可代办”的宗旨,着力建设好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各乡(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各乡(镇)的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

  二、目标要求

  一是梳理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事项清单。在整合乡(镇)本级“依申请+公共服务”政务服务职责的基础上,推动便民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做到精准赋权、协同赋权,确保“接得住、管得好、能办事”。

  二是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以“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为抓手,加强村(社区)便民服务

  -1-

  点建设,推动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到村(社区)办理,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全覆盖。

  三、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规。根据“于法有据”的要求,确保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后实施的行政行为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

  (二)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功能区目标定位、机构设置、审批管理权限等实际情况,做好合理安排,确保稳步实施。

  (三)精简高效。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通过整合职责权限、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接管好“原七站八所”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管理权限事项,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

  四、重点任务

  (一)一站式服务

  凡涉及具体面向企业群众办事服务的岗位一律到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水电气、邮寄、网络等服务以及其他上级部门派出机构的业务窗口也应该逐步进入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快捷办公模式,整合乡(镇)内部决策、管理、监督职责及力量,为审批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两类方式规范进驻事项

  -2-

  进驻便民服务中心的清单中,整合到乡(镇)人民政府履职的事项,由乡(镇)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审批服务职责;市直有关单位驻乡(镇)分支机构履职的事项,由市直有关单位驻乡(镇)分支机构行使。两类规范后事项应集中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三)三类事项清单

  建立和完善办事指南及工作流程,推行“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规范和进驻三类事项,一是网上办理事项,可以在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进行网上全流程办理或者提供网上申报材料端口,邮寄或代办办理结果的事项;二是就近办理事项,可以下沉到村(社区)直接在窗口办理的事项;三是一次办理事项,可以一次办理(提供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的网上申报材料端口,群众陪同核查人员核查一次,邮寄或代领办理结果)的事项。

  (四)四个体系

  一是建设阳光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乡(镇)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体系。以乡(镇)明晰的权力清单确定行政审批服务“权源”标准化建设。二是建设集约便民的审批服务体系。在乡(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约服务、一站办结”的审批服务模式,大胆创新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

  -3-

  三是建设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快构建和完善“好差评”系统和“互联网+监管”平台,提高服务效能。四是建设功能完善的智能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依托XX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通过自助办理终端机、“智慧乡村”微信公众号、“XX市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推进信息惠民“最后一公里”。

  (五)前台综合受理窗口

  1.设立无差别全科受理综合服务窗口4个,负责农林水利、自然资源、交通、卫生健康、住建、民政、人社、应急、气象、生态环境、教育、发改、综治等事项的受理。

  2.预留经济发展审批服务窗口1个,负责个体工商户等事项的受理。

  3.预留公安户政审批服务窗口1个,负责身份证、户口办理等事项的受理。

  4.预留派驻水电燃气、邮寄便民服务窗口2个,负责涉及水电燃气报装、邮寄服务等相关事项的受理。

  (六)后台分类审批窗口

  1.设立综合服务审批窗口,负责自然资源、交通、住建、应急、气象、生态环境、发改、综治等事项的审批。

  2.设立社会事务审批窗口,负责卫生健康、民政、医保、人社、教育等事项的审批。

  3.设立农林水利审批窗口,负责农业农村、林业、水利

  -4-

  等事项的审批。

  4.预留经济发展审批窗口,负责个体工商户等事项的审批。

  5.预留公安户政审批窗口,负责身份证、户口办理等事项的审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规范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形成改革合力,全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点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加强督查指导。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办公室)要指导便民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事项进驻、服务效能、日常考勤等进行督查,将监督管理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参考依据,切实保障便民服务中心高效服务、高质量运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的工作进行督查指导。

  (三)加强宣传推广。要通过政府网站及微信XX等渠道,宣传推广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点面结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获得企业和群众更多的认同感。

  -5-

  推荐访问:设立便民服务窗口的方案

  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服务平台

  便民

  方案

随机图文